山居,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向往的山水田园自然之趣,无数的墨客安居天境自然的桃源生活而自得其乐。
作为属于中国文人的精神文化,山居生活代表了一种从容、自由和淡泊,无不显示着建筑与自然,自然与人的生活哲学。
山,于天地之间,不只是居所,更是安放身心的所在。
于桂平,仍保留着这样一方可安放身心的净土,无论是气候还是地理位置都得天独厚,犹如天选之地,享尽数方资源,那就是——桂平西山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桂平西山,又称思灵山,是中国**的七大西山之一。以"石奇、树秀、茶香、泉甘"**;峰峦嵯峨,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,中有怪石嶙峋,石径曲幽。石树参天,绿荫匝地,自然景观壮丽,有“秀盖南天”、“南天绝秀”之赞誉。
穿越千年,一个人的时光,独自坐在山中,近观菊瓣抱香,远瞰青山如黛,繁冗尘世无所萦于怀中,心境悠然。
这是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翡翠,大自然的巧夺天工,孕育了西山美景,晨钟暮鼓交替间,是什么为西山涂抹神秘色彩?
林秀、石奇、泉甘,茶香以外,人们又能从西山收获什么?
(图片源自网络)
林秀
有云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更有浔城半边山”,源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气候,林木覆盖率达98%,所有的植物四季常青。遍布上千种珍稀植物,古树参天,灼灼融融,一片生机盎然。你可以像桃花岛黄岛主一般,抚琴弄笛,趁春光正好,独站于山巅,看漫山遍野的珍稀林秀:
与清风为伴,自在惬意,我们就山居于此吧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石奇
西山上的石头属黑云母花岗岩,形成于距今约1.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,具有“粗莽唐突 ”的特色,千姿百态,各擅其妙。巨赞法师曾言:就是石头,也比飞来峰有味,好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地布置着。
山光无边中全鸣水溅,树林阴翳里鸣声上下,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。倏忽闭眼,天地山清,风清云淡,大自然用它的音律,奏着一首又一首和谐宁静的曲调。真是:此种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酌饮
在通往西山观音岩的索道下方,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。在西山,茶树随处可见。西山茶条索紧结,纤细匀整,汤色碧绿清澈,叶底嫩绿明亮,经饮耐泡,滋味醇和,回甘鲜爽,**天下。西山茶,相传为古时西山僧人所引进,后来由于管理不善,西山茶濒于灭绝。而随着巨赞法师的到来,西山茶得到了新生。1942年 ,巨赞法师初到西山,便倡导了西山生产化、学术化的运动。
若是有余闲,便听一听绵绵雨声,听一听蛩蛩虫声,听遍那秋声,得一季清欢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人生
许多人千里迢迢来到西山,只为在西山静谧的和谐环境中寻求心灵的休憩与平静。九曲回肠的山路,陡然柳暗花明的景致,隐约可闻的阵阵梵音,总能在不经意间让满腹心事的人,茅塞顿开,心胸豁然明朗。
他们感叹于西山佳木交荫、石洞通灵、清泉喷乳、仙茗凝香、名庵古寺高僧驻锡的“五绝”奇观,折服于西山的沉稳静谧,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这份和谐共生也是如今西山的内涵所在。
(图片源自网络)
晨起听鸟鸣,落日赏余晖,是每一个居者对居所的期望,***还有一方庭院,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,院落是一种精神空间,是家族情感的积淀;于中国文人来说,山居生活是一个精神境界,是千年文化与精神追求的积淀,是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。
鑫炎·西山桃花源,深谙中国人血脉里的情怀与家族情感及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,春夏秋冬皆有所得,独特的选址,**的考究,就是为了实现居者心中的山居院落梦,满足千百年来文人的居住追求。
千年西山,**一院
西山脚下的中国院子
鑫炎·西山桃花源即将踏梦而来,敬请期待!